长期以来,欧美、日本企业牢牢垄断专网通信技术。对讲机面对如林强手,作为后起之秀的海能达如何在夹缝中破局?
时光倒回到上世纪90年代,数字集群技术兴起,来自欧洲的TETRA系统独霸中国大陆市场。TETRA设备技术门槛很高,我国无法做出符合要求的芯片只能被迫依赖进口,而且由于该设备在欧洲具有军用价值,基于武器禁运限制,我国进口的TETRA系统从未具备空口加密功能。
彼时,国产无线通信刚刚起步。海能达董事长兼总裁陈清州瞄准了这片蓝海,于1992年只身来到深圳创业,加入了“拓荒牛”的队伍,立志要开创一个响亮的民族通信品牌,攻陷无线通信的“帝国主义阵地”。
“海能达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专注于专网通信这一领域,从未偏航。”在陈清洲眼中,专注是海能达成功的不二秘籍。
自诞生之初,海能达就牢牢锁定专网,24年如一日深耕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建成了深圳、哈尔滨、南京、鹤壁、德国等五个研发中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意义的“第一”:1995年第一款国产品牌对讲机C160横空出世;2004年研制出全球第一台中文显示对讲机;2006年推出首台国产防爆对讲机;2008年海能达成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数字集群标准(PDT)的牵头制定单位。
锁定专网的同时,海能达用技术的高投入保证高品质,奠定了发展的基石。在终年冰封的北极新奥尔松,海能达数字对讲机PD780陪伴法国26名科考队员从容应对各种严酷的野外挑战、顺利地完成了为期18天的极地探险之旅;在哥伦比亚的火灾中,海能达PDT数字对讲机成功抵御了烈焰高温,在机身烧焦且天线部位外层橡胶已脱落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清晰通话;......海能达产品的传奇故事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数不胜数。
如今,海能达是全球领先的专网通信解决方案及设备提供商,亦是世界范围内极少数能够同时提供PDT、DMR、TETRA全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企业,累计申请共995项核心专利,获全球知识产权机构授权专利达410项。
备战新型智慧城市风口
风口,不要跟随,要抢占。
每年,保持12%研发强度的海能达都将七至八成的研发费用投入下一代和下下代产品开发,以此抢占下一轮发展先机。
海能达着手超前布局,牢牢抓住每一个“风口”,与时代共振。
2008年,对于海能达和我国专网通信行业来说,都是转折性的一年。这一年,海能达第一个响应公安部自主研发PDT标准的号召,迅速而大胆的付诸行动,一举占据了先发优势。PDT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步,作为PDT网络的核心研发企业,海能达功不可没。
PDT标准采用大区制、大幅降低投资成本,并且支持平滑过渡模拟系统,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投资。另外在加密、语音编解码等等很多方面,采用了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功打破国际垄断,为中国和世界量身打造了一套属于中国的数字集群通信标准。
如今,专网通信正在从窄带向宽窄带融合、信息化、智能化和多网融合发展。宽窄全融合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
目前国内应急专网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城市管理需求。为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挑战,我们必须建立一张数字集群专网,将各系统和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使不同的专网“打成一片”,并通过综合信息调度平台进行统一指挥;同时,除了语音调度业务外,未来的数字集群专网将广泛吸纳视频监控、远程数据采集、多媒体广播等各种现代数据业务,令调度平台不仅“听得到”,还“看得见、看得清”。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作为一个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在未来10-20年势必担当重要角色。
“未来3-5年,重大赛事、会议的早期数字通信系统将面临更新换代,而民航、港口、地铁和高铁上也需要配备专业通信系统和警察系统,这些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海能达全球生产基地龙岗工厂厂长车固勇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将是未来通信行业的最大风口。
目前,海能达正在从一个专网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向宽窄带融合和智能化技术转型,大力布局包括地铁、警察、交警、城管和地面安防在内的大型综合城市应急系统,只待新一轮风起。
“走出去”虽险不避
只有走出去,才有竞争力。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与传统强国的跨国巨头短兵相接,才能锤炼国际竞争力,掌舵世界经贸未来。
专网通信整体市场比较小,加之海能达对研发投入资金比例较高,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扩大市场。
然而,和众多走出国门、抱着分一碗“国际饭”期待的中国企业一样,海能达的全球化之路也遭遇了不少坎坷。2003年,海能达首次出席美国展销会。在当时全球前三名的专网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前,初来乍到的海能达无论是在展台的规模与设计还是在产品营销手法上,都显得格外逊色,仿佛“农民进城摆地摊”。
G20峰会、里约奥运、博鳌论坛到上合峰会,从北美电力、中哈油气管、新疆反恐前线、尼泊尔地震救援现场到欧洲监狱、英国司法部、甚至荷兰全境公共安全通信网络,在国际社会各大重要舞台,深圳企业海能达从未缺席。
从1993年华强北的一个小柜台,发展到今天市场占有率达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无线通信巨头,20多年来海能达专注如一,依托技术自主研发和创新深耕专网通信,不仅填补了我国在专网通信领域数字集群标准的空白,而且成功从深圳走向全球,堪称中国创业企业的成长“样本”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
做个“匠人”,修颗“匠心”
长期以来,欧美、日本企业牢牢垄断专网通信技术。面对如林强手,作为后起之秀的海能达如何在夹缝中破局?
时光倒回到上世纪90年代,数字集群技术兴起,来自欧洲的TETRA系统独霸中国大陆市场。TETRA设备技术门槛很高,我国无法做出符合要求的芯片只能被迫依赖进口,而且由于该设备在欧洲具有军用价值,基于武器禁运限制,我国进口的TETRA系统从未具备空口加密功能。
彼时,国产无线通信刚刚起步。海能达董事长兼总裁陈清州瞄准了这片蓝海,于1992年只身来到深圳创业,加入了“拓荒牛”的队伍,立志要开创一个响亮的民族通信品牌,攻陷无线通信的“帝国主义阵地”。
“海能达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专注于专网通信这一领域,从未偏航。”在陈清洲眼中,专注是海能达成功的不二秘籍。
自诞生之初,海能达就牢牢锁定专网,24年如一日深耕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建成了深圳、哈尔滨、南京、鹤壁、德国等五个研发中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意义的“第一”:1995年第一款国产品牌对讲机C160横空出世;2004年研制出全球第一台中文显示对讲机;2006年推出首台国产防爆对讲机;2008年海能达成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数字集群标准(PDT)的牵头制定单位。
锁定专网的同时,海能达用技术的高投入保证高品质,奠定了发展的基石。在终年冰封的北极新奥尔松,海能达数字对讲机PD780陪伴法国26名科考队员从容应对各种严酷的野外挑战、顺利地完成了为期18天的极地探险之旅;在哥伦比亚的火灾中,海能达PDT数字对讲机成功抵御了烈焰高温,在机身烧焦且天线部位外层橡胶已脱落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清晰通话;......海能达产品的传奇故事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数不胜数。
如今,海能达是全球领先的专网通信解决方案及设备提供商,亦是世界范围内极少数能够同时提供PDT、DMR、TETRA全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企业,累计申请共995项核心专利,获全球知识产权机构授权专利达410项。
备战新型智慧城市风口
风口,不要跟随,要抢占。
每年,保持12%研发强度的海能达都将七至八成的研发费用投入下一代和下下代产品开发,以此抢占下一轮发展先机。
海能达着手超前布局,牢牢抓住每一个“风口”,与时代共振。
2008年,对于海能达和我国专网通信行业来说,都是转折性的一年。这一年,海能达第一个响应公安部自主研发PDT标准的号召,迅速而大胆的付诸行动,一举占据了先发优势。PDT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步,作为PDT网络的核心研发企业,海能达功不可没。
PDT标准采用大区制、大幅降低投资成本,并且支持平滑过渡模拟系统,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投资。另外在加密、语音编解码等等很多方面,采用了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功打破国际垄断,为中国和世界量身打造了一套属于中国的数字集群通信标准。
如今,专网通信正在从窄带向宽窄带融合、信息化、智能化和多网融合发展。宽窄全融合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
目前国内应急专网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城市管理需求。为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挑战,我们必须建立一张数字集群专网,将各系统和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使不同的专网“打成一片”,并通过综合信息调度平台进行统一指挥;同时,除了语音调度业务外,未来的数字集群专网将广泛吸纳视频监控、远程数据采集、多媒体广播等各种现代数据业务,令调度平台不仅“听得到”,还“看得见、看得清”。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作为一个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在未来10-20年势必担当重要角色。
“未来3-5年,重大赛事、会议的早期数字通信系统将面临更新换代,而民航、港口、地铁和高铁上也需要配备专业通信系统和警察系统,这些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海能达全球生产基地龙岗工厂厂长车固勇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将是未来通信行业的最大风口。
目前,海能达正在从一个专网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向宽窄带融合和智能化技术转型,大力布局包括地铁、警察、交警、城管和地面安防在内的大型综合城市应急系统,只待新一轮风起。
“走出去”虽险不避
只有走出去,才有竞争力。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与传统强国的跨国巨头短兵相接,才能锤炼国际竞争力,掌舵世界经贸未来。
专网通信整体市场比较小,加之海能达对研发投入资金比例较高,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扩大市场。
然而,和众多走出国门、抱着分一碗“国际饭”期待的中国企业一样,海能达的全球化之路也遭遇了不少坎坷。2003年,海能达首次出席美国展销会。在当时全球前三名的专网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前,初来乍到的海能达无论是在展台的规模与设计还是在产品营销手法上,都显得格外逊色,仿佛“农民进城摆地摊”。
为了追赶国际竞争对手的脚步,海能达确定了质量打天下的策略,把扩张的第一站定在了竞争最激烈的英美德。这招险棋如果用心下好了就会变成一步无与伦比的好棋:在全球最发达的市场里站稳脚跟,是对产品质量最有力的背书。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走出去”,海能达的国际化战略则更多地展现了“走进去”的魄力。
首先,标准要走进去。为了抵御国外大公司竞争,海能达坚持遵循国际标准制定规则同时向外输出PDT标准。如今,PDT标准已经被输出到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并形成了该标准的产业联盟。
其次,运作要走进去。本地化是每一个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要面临的巨大挑战。除了法律法规、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与冲突外,最重要的挑战则是海外子公司如何适应本地运营,实现快速发展。
最后,研发要走进去。2012年,海能达决定收购具有技术优势的德国企业罗德施瓦茨公司的PMR业务,并将其打造为海能达在德国的子公司。而此前该公司在德国从事制定及实施专业无线电领域已有35周年的历史,是世界领先的TETRA和DMR无线电系统知名厂商,同时也是海能达TETRA、DMR和模拟集群设备可靠的供应商。
2015年3月,德国子公司击败行业龙头摩托罗拉,一举中标荷兰公共安全专网一期项目1亿欧元大单。据悉,该项目将替换摩托罗拉老网,打造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国家级高级别通信安全网。
“发达国家市场的客户最看重的往往是企业的标准话语权和行业影响力,其次是企业的品牌、产品、服务,最后才是产品的价格、性价比。一些中国企业往往本末倒置,只在价格上具有优势,其它两项相对较弱,海能达走的路恰恰相反:我们不仅仅是出口企业,更要做国际性公司,文化、团队、产品、市场定位从一开始就要对接国际”,鲁波认为海能达非常注重参与标准制定和品牌、产品与服务,这才是海能达在一些发达国家市场上战胜一些本土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为了追赶国际竞争对手的脚步,海能达确定了质量打天下的策略,把扩张的第一站定在了竞争最激烈的英美德。这招险棋如果用心下好了就会变成一步无与伦比的好棋:在全球最发达的市场里站稳脚跟,是对产品质量最有力的背书。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走出去”,海能达的国际化战略则更多地展现了“走进去”的魄力。
首先,标准要走进去。为了抵御国外大公司竞争,海能达坚持遵循国际标准制定规则同时向外输出PDT标准。如今,PDT标准已经被输出到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并形成了该标准的产业联盟。
其次,运作要走进去。本地化是每一个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要面临的巨大挑战。除了法律法规、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与冲突外,最重要的挑战则是海外子公司如何适应本地运营,实现快速发展。
最后,研发要走进去。2012年,海能达决定收购具有技术优势的德国企业罗德施瓦茨公司的PMR业务,并将其打造为海能达在德国的子公司。而此前该公司在德国从事制定及实施专业无线电领域已有35周年的历史,是世界领先的TETRA和DMR无线电系统知名厂商,同时也是海能达TETRA、DMR和模拟集群设备可靠的供应商。
2015年3月,德国子公司击败行业龙头摩托罗拉,一举中标荷兰公共安全专网一期项目1亿欧元大单。据悉,该项目将替换摩托罗拉老网,打造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国家级高级别通信安全网。
“发达国家市场的客户最看重的往往是企业的标准话语权和行业影响力,其次是企业的品牌、产品、服务,最后才是产品的价格、性价比。一些中国企业往往本末倒置,只在价格上具有优势,其它两项相对较弱,海能达走的路恰恰相反:我们不仅仅是出口企业,更要做国际性公司,文化、团队、产品、市场定位从一开始就要对接国际”,鲁波认为海能达非常注重参与标准制定和品牌、产品与服务,这才是海能达在一些发达国家市场上战胜一些本土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本文转自:http://www.jfdz666.com